四項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在1月正式實施,分別為HJ1264—2022《衛星遙感細顆粒物(PM2.5)監測技術指南》、HJ1263—2022《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HJ1262—2022《環境空氣和廢氣臭氣的測定三點比較式臭袋法》和HJ1261—2022《固定污染源廢氣苯系物的測定氣袋采樣/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
衛星遙感細顆粒物(PM2.5)監測技術指南
本標準規定了衛星遙感細顆粒物監測的方法、結果驗證、質量控制等內容。適用于陸地區域衛星遙感細顆粒物監測工作,作為地面監測手段的補充,用于掌握大范圍細顆粒物空間分布規律及變化趨勢。標準明確衛星遙感細顆粒物監測的原理為:∶根據PM2.5質量濃度與AOD、吸濕增長因子、密度、半徑、消光效率因子及行星邊界層高度等因素的轉化關系計算PM2.5質量濃度,同時列出了PM2.5質星濃度的計算方法。本標準為首次發布,可以規范和指導衛星遙感細顆粒物監測工作。
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重量法,適用于使用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樣器進行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同時適用于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的手工測定。
本標準在《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重量法》(GB/T15432—1995)基礎上進行了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包括:增加了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和注意事項4章內容;細化分解樣品、分析步驟、結果與計算三章內容,增加對樣品保存的規定;修改方法檢出限的規定,明確檢出限的測定條件;加嚴對天平精度的要求。
環境空氣和廢氣臭氣的測定三點比較式臭袋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環境空氣及各類惡臭污染源(包括水域)以不同形式排放的臭氣的三點比較式臭袋法,適用于環境空氣、無組織排放監控點空氣和固定污染源廢氣樣品中臭氣的測定。本標準測定方法是嗅覺器官測定法,不受臭氣物質種類、種類數目、濃度范圍及所含成分濃度比例的限制。
本標準在《空氣質星惡臭的測定三點比較式臭袋法》(GB/T14675—93)基礎上進行了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包:標準名稱修改為《環境空氣和廢氣臭氣的測定三點比較式臭袋法》﹔增加了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儀器和設備等實驗用品材質要求;增加了標準臭液貯備液和使用液的配制過程;完善了樣品分類;改進了分析方法;改進了固定污染源廢氣樣品分析數據的計算過程;增加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在規范性附錄中增加了實驗人員要求。
固定污染源廢氣苯系物的測定氣袋采樣/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固定污染源廢氣中苯、甲苯、乙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異丙苯和苯乙烯的氣袋采樣/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適用于固定污染源廢氣中苯、甲苯、乙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異丙苯和苯乙烯的測定。
其方法原理為:用氣袋采集固定污染源廢氣中苯系物,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直接注入帶有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的氣相色譜儀中分離測定分析。根據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可規范固定污染源廢氣中苯系物的測定方法。